學生時,覺得孔子說得對,是因為自己未曾經歷「生離死別」。十四年前父親得大腸癌末期轉移肝,那是病了大半輩子的父親,離死神最近的一次,那次在電話中與護士朋友聊病情和醫院的安排,聊到情緒失控……;八年前,一向視為兄弟的好友,突然接獲瘁死的消息,坐在辦公桌上,淚水無法控制的一直模糊視線……
讀(看)著新聞裡的生老病死,很容易,因為那是不關己的事,我們大可理智分析,客觀看戲,然而面對自己在乎的人,那是不論我們做多久的心理準備,都太匆促。
《多桑的待辦事項》(Ending Note)這部紀錄片,其實是一個作為女兒的心意。 面對得了不治之症的父親,她不知如何在最後不可預期的有限日子裡,要如何珍惜與父親相處的最後日子,身為電影工作者,她會的就是拍片,陪著爸爸、陪著家人用影像走過這段日子,再整理剪輯「家庭影帶」,最後剪輯成電影,上映後,一個作父親的、作為丈夫的與作為兒女的、妻子的、家人的真實情感與心意,透過影像,感動了我們,也喚起日本一股「終活」風潮,即趁身體仍健在時,事先為自己安排好身後事,用正面心態面對死亡。
不同於好萊塢電影《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兩位癌症病人(傑克尼克遜、摩根費里曼飾)選擇實現他們的「死前最想做的事」。真實版的多桑他的遺願出發點是不想留下「麻煩」給家人,交代好他的身後事,所以多桑砂田知昭的待辦事項是:
To do 01. 造訪神父
To do 02. 認真陪孫女玩
To do 03. 投票給自民黨以外的人
To do 04. 籌備告別式
To do 05. 與母親一起家族旅行
To do 06. 告別式場勘
To do 07. 再見小孫女
To do 08. 跟親友告別,繼承給兒子
To do 09. 受洗
To do 10. 第一次對老婆說我愛你
而拜訪神父與受洗,目的,他也說的很清楚,充滿黑色幽默的趣味,告別式的場地。其他為的都是家人。從影片中清楚的看到,多桑備受癌症折磨的身軀,日漸清瘦,前後不過年許光景,判若兩人。
當然,我們無從得知砂田一家人的樂觀堅強,是不是因為知道「么女」正在拍他們,計畫要剪輯成電影,又或者砂田導演原並無意發展成一部電影,而在當她整理所有影像檔案,要做成紀念父親的影片時,慢慢發展成一部成熟的紀錄片。可是面對「死別」又有誰真能按捺住情緒呢?母親涰泣的背影,兒女禁不住的焦慮,年幼的孫女終於痛哭失聲……我們彷彿跟他們一起走過砂田多桑最後的日子,連他臨終的那一刻,似乎也預告得理所當然的悲。
本片最特別的地方是,用第一人稱旁訴,旁白,卻是女兒,用女兒的聲音訴說多桑的故事和心意。這是父與女,最親密的感情交流……父親用他最後的生命,告訴家人要好好的活著、無悔的活著,女兒用她的聲音和影像紀錄全盤接收,並傳達感動無數人──「不知死,焉知生?」經歷過,更懂得好好的珍惜著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而,這就是「活在當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