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釣風起雲湧,釣魚台管轄所在地的宜蘭頭城鎮公所將於30日舉辦遊行,號召至少3000人參與,訴求「顧主權、護漁權」。
頭城鎮公所今天說,保釣遊行活動將在30日中秋節當天上午9時,從頭城國小出發,沿著頭城市區遊行,訴求「顧主權、護漁權」,希望能與日前出海到釣魚台海域護漁的蘇澳漁船「陸海呼應」。
「沒主權就沒漁權,更遑論談護漁」,頭城鎮長陳秀暖說,蘇澳漁民勇闖釣魚台,讓頭城鎮為之振奮,也讓她很敬佩;多數頭城鎮的漁船噸位不大,礙於海上航行安全考量,所以日前難與蘇澳漁民一起出海,因此鎮公所選擇規劃柔性訴求的遊行活動,邀請民眾參與,一起高喊「顧主權、護漁權」、「釣魚台是台灣的」。
宜蘭縣長林聰賢表示,縣政府對蘇澳漁民或頭城鎮公所發起的護漁及保釣行動都很肯定,但現在最重要的是台日之間的漁權談判若再舉行,是否有明確的進展,保障漁民在釣魚台附近海域的傳統漁權,因此他不會參加遊行;不參加不代表就是漠不關心,只是關心的方式不同。
蘇澳區漁會理事長陳春生說,明天起一連兩天,漁會要舉辦員工自強活動,頭城鎮公所沒有邀請,是否號召蘇澳漁民參加遊行,「現在不知道」。
本文出自 健康醫藥 – 遠離慢性病..
ada090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剛經述聞之2〉
今天,讓我們問一個問題,臺灣的新聞電視台究竟剩下多少觀眾,我們的報刊雜誌還有多少民眾願意花錢買來看?不說如今政論節目的顯已萎落,單講李濤的《掏新聞》吧,收視率還可以維持在0.5%嗎?事實上,這一數據其實貧薄得可憐。然則,《三立》、《民視》和《年代》又是如何?打從鄭弘儀被迫收攤後,恐怕就更少了。
電視如此,平面媒體又是如何?《蘋果日報》還敢宣稱擁有60萬份的銷售量嗎?經常可見的,到了傍晚,擺在超商的報紙還是沒能賣完。再看看各種周、月刊,還有誰會看的?
然則,你或會問,如果真的沒人看,為何他們還能生存?答案是媒體運用各種管道逼著商人買廣告,用之自欺而欺人。結果是讀者終究會發現他們買報紙和雜誌,卻只是把一堆垃圾搬回家。
這其實才是民眾對臺灣媒體的惡質化,所能發出的反擊力道。當媒體一再反智,一再以理盲濫情而自我滿足時,民眾當然只能冷漠以對,「無感」以對。
ada090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da090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da090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da090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da090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da090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da090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